• 基于PREEvision和MATLAB开发AUTOSAR软件组件方法及实践

    李长洲;陈兴;李超;高仕宁;王长乐;曾志豪;

    为了探究SOA架构开发方法及流程,通过方法研究、流程分析及开发实践,提出一种面向服务的架构框架下软件组件的开发方法,分析了符合AUTOSAR规范的软件组件开发流程。基于提出的方法及流程给出了从需求分析、服务设计、架构设计、应用开发、软件集成与测试的开发实践。通过应用证明了该开发方法有助于主机厂更高效地实现软件模块的集成和复用,具备很好的迭代和扩展性。

    2025年03期 No.590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 四轮转向系统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

    靖长青;宋义彤;

    为了提升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转向灵活性,通过文献综述对四轮转向系统结构、技术应用和控制方案3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汽车四轮转向技术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应用成果。当前汽车四轮转向系统的发展呈现电动化、智能化、集成化特点。四轮转向系统从经典的机械随动结构到逐渐向成熟的电动主动四轮转向结构过渡,四轮转向系统控制方案从性能单一的四轮转向控制技术向复杂的多系统集成和主动容错控制技术方向发展。未来,电动化、模块化、精准、快速和安全可靠的先进四轮转向系统是四轮转向的发展趋势,也是实现车辆操纵稳定性、转向机动灵活性提升的有效途径。

    2025年03期 No.590 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李先洲;

    轻量化是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关键技术之一,确保制造成本轻量化之间的平衡,是各大车企面临的考验。通过收集、整理轻量化制造、装配和设计技术,从车身、内外饰、底盘及三电领域典型零件举例阐述可实现的技术方案。研究认为实现轻量化一般采用轻质材料替代和部件结构优化,其中钢铝混合车身、一体化压铸和零部件集成设计是目前热点,也是实现整车减重技术发展的方向。

    2025年03期 No.590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 固态锂电池应用前景分析

    李先洲;

    电动汽车的安全可靠性和续驶里程是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重要因素,而电池容量和安全性是衡量电动车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和安全可靠性,巩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先优势,对比了电动汽车液态电池和固态电池的特点,阐述了固态电池优势和技术路线,总结了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的难点及解决策略,最后分析了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产能规划,旨在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No.590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 基于智能网联汽车质量与安全要求的全融合研发体系研究

    蔡丛;

    为了满足车规级质量与安全要求,同时降低实施质量和安全流程体系的复杂度和研发成本,探讨了基于汽车软件开发全过程,融合实施汽车软件过程改进及能力评定、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研发体系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网联汽车质量与安全要求的全融合研发体系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降低智能网联汽车质量与安全开发难度和成本。

    2025年03期 No.590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 我国汽车行业数据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薛凯;文洋;

    为了更好地推进汽车行业数据安全管理,建设行业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分析了汽车行业数据安全政策、标准,数据安全现状、企业数据安全合规情况,总结了当前汽车行业数据安全存在数据多重监管、缺乏有效协同、标准规范不统一、供应链防护体系薄弱、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建议:统筹建立汽车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机制,根据不同处理主体明确责任边界,加快数据分类分级、重要数据管理,提升全产业链数据安全管理和防范意识和能力,以及加强行业数据安全综合人才培养。

    2025年03期 No.590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 数据-模型协同驱动的货车物流模式分类和验证

    许钧奇;王宁;张义龙;

    我国公路货运市场存在运力分散化的问题,需要网络货运平台根据货运经营者出行偏好针对性分配物流任务,优化车、货供需匹配。为此,提出一种数据-模型协同驱动的货车物流模式分类方法。首先,基于货车轨迹数据构建回转半径、活动熵、日均出行地点、日均行驶时间、日均行驶距离5个特征参数,经主成分分析(PCA)降维及K均值聚类将货车物流模式划分为长途往返型、短途定点型、短途多点型。然后,引入图论中网络基序识别技术,通过货车OD数据生成有向物流网络,利用DotMotif算法进行基序识别,并选用p值检验基序显著性。最后,通过深入分析网络基序与货车出行链典型拓扑结构之间的联系,解释了不同物流模式货车的物流网络中显著性基序的差异,验证了货车物流模式分类结果的准确性。

    2025年03期 No.590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 一种应用于乘用车的冗余制动控制系统

    肖宇;隋清海;官浩;郝占武;李松展;

    提出了一种由集成式电控制动系统(IBC)和冗余制动单元(RBU)构成的冗余制动系统(IBC+RBU)。首先,分析了IBC+RBU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然后,基于硬件抽象层(HAL)模块实现RBU的压力控制。其次,制定了IBC+RBU接管L3级自动驾驶的控制策略,并基于RBU对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进行控制。最后,搭建硬件在环试验台进行硬件在环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系统已经具备冗余制动控制的基本能力,可保证冗余接管的可靠性以及冗余制动控制的稳定性,可以满足L3级自动驾驶的功能与性能需求。

    2025年03期 No.590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 电连接器叠片叉状结构接触件的受力研究

    曾羽飞;陈向荣;

    为了优化叠片叉状结构接触件的结构设计,对叠片叉状结构接触件插合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进行了研究,对接触件的各结构参数与受力情况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COMSOL对该接触件进行了机械场仿真,对接触件的应力场分布情况、插合过程的插入力变化情况、接触件之间的接触压力等进行了仿真计算。理论分析表明,接触件之间的接触压力及插入力与其材料的弹性模量、截面惯性矩、过盈量成正比,与叉状簧片的悬臂长度成反比,叠片叉状结构接触件的应力集中区位于叉状簧片根部内侧。未来,对以上各构参数进行针对性优化可以提升接触件之间的接触性能。

    2025年03期 No.590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 《汽车工艺与材料》投稿须知

    <正>《汽车工艺与材料》于1986年创刊,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材料与制造技术类月刊,目前已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B+)、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欧洲学术出版中心数据库(EuroPub)、哥白尼精选期刊数据库(ICI Journals Master List)、EBSCO International数据库、J-Gate数据库。

    2025年03期 No.590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 下载本期数据